Return to site

夏天行车安全注意事项

炎炎夏日,温度节节攀升,汽车容易“上火”——发生自燃,汽车内饰在高温下散发“毒气”,驾驶员易出现疲劳驾驶等,存在诸多的安全隐患,那么夏季行车有哪些要注意的呢?驭景整理了一些注意事项,希望对广大车友有所帮助。

进车内要先开窗通气

进入暴晒的车内,请不要急着开空调。应该先降下所有车窗或打开车门,然后开大风扇加速空气循环,三四分钟后再关上车窗开空调,这样降温效果更好。另外,由于甲醛的沸点低,高温时其释放量要比平常高出二三成,这使得暴晒的车内甲醛大幅增加,先开窗通气可避免吸引甲醛、苯等致癌气体。也可在停车时把4扇车窗的玻璃门下降2~3厘米,留有空隙的车窗可以发散掉一部分热量。如果不嫌麻烦,也可使用遮阳帘或遮阳车套,能降低8℃~10℃的车内温度。

不宜长时间开空调

装有空调器的车辆,密封性能较好。绝大多数人在这种环境中待几个小时就会有头晕、倦怠的感觉,记忆力也会减退,那是因为发动机怠速运转时,汽油燃烧不完全,会产生一氧化碳。同时,车内人员呼出大量二氧化碳,使车内氧气急剧减少;另一方面上车后长时间使用空调会使冷凝器压力过大,对制冷系统造成损耗,如果车内已经达到舒适的温度,可以把空调关掉,过会再开;此外,车怠速不动时,最好不要长时间开空调,更不要在车内睡觉,这样可能发生危险。因此,应适当调节空调工作状态,或每隔一段时间打开车窗透透气。

常检测并清洗空调

空调是汽车夏季使用较频繁的部件,也最容易发生故障。如果你的爱车空调不给力,那么,请一定检查空调是否缺氟、是否有泄漏、是否缺冷冻润滑油。此外,冷凝器上附着物过多、压缩机驱动带过松、制冷剂过多或者过少等都是导致空调不制冷的原因。而不清洁的空调系统还容易让驾乘者感染呼吸道疾病。

不要将孩子独自留在车内

研究表明,在外界气温30℃左右的环境下,车厢内温度短短数分钟就会升到40℃,不到半小时就能达50℃。因此,下车时一定不要将孩子独自留在车内,哪怕只是短时间的。

车内莫放危险物品

一些车主喜欢在车内放一些香水、空气清新剂等瓶瓶罐罐的东西。驭景提醒广大车主,在夏天这些习惯要不得。香水、空气清新剂等都属于易燃易爆物品,在高温暴晒的情况下,这类物品发生爆炸的概率非常高。此外,烟民车主不能将打火机遗留在车内,夏季车内打火机爆炸的概率非常高,万一爆炸产生的火苗遇到上述的易燃易爆物品就会迅速起火,甚至会造成车辆自燃。

慎用墨镜、凉垫

有的车主夏天喜欢戴墨镜开车,戴墨镜固然可以遮挡刺眼的光线,但有的墨镜对光线的遮挡能力很强,在低头或者移开视线的时候极易发生危险。凉垫是很多车主夏天的标配,但部分车主为了方便,只将凉垫放在座位上,这样非常危险,在遇到突发情况紧急刹车时,司机会随着凉垫在惯性的作用下前滑,极易发生危险。

应在阴凉处洗车

夏日洗车时,最好在阴凉处洗。原因是沾在车身上的水珠在阳光下会产生类似于放大镜的聚光效应,在水珠底部产生更高的温度,伤及漆面。同理,夏日遭遇阵雨后,车主应及时擦干净车身,避免带水的车辆行驶在阳光下。

夏季胎压需低于正常胎压10%

夏季公路路面温度高,汽车轮胎如长时间在高温路面行驶,胎内气压增高,此时若轮胎有损伤或薄弱处便极易发生爆胎。轻则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,重则造成车毁人亡的惨剧。轮胎在使用过程中应经常检查,出车前和停车后应及时检查胎压,如果发现有漏气、鼓包、龟裂等要及时修复或者更换,夏季胎压要低于正常胎压10%左右。

不要“开锅时”往里倒冷水

  
夏天,气缸内的温度迅速上升,严重时甚至会使整个发动机损坏甚至报废。如果在行车路途中遇到“开锅”现象,不要马上打开散热器盖,要先靠边停车等到水温降下来,再往里加水。平时要定期检查散热系统和水箱冷却液是否足够。

忌疲劳驾车 忌心情烦躁

在天气炎热的情况下,更容易疲劳。大多数人在炎热季节往往要午休,但从事长途运输的驾驶人员则为了赶时间、没有时间午休。开车时容易打瞌睡,会引发“高温催眠”现象,以致不能正确估计安全行车距离。另外,高温下行车,司机心情烦躁,容易造成事故,有着30年驾龄的职业司机杨先生表示,天气热时开车最好准备些毛巾或湿纸巾,准备些人丹等防暑药物,注意情绪的调整,千万不要开赌气车和疲劳车。

行车要格外小心

天热时,人们喜欢打伞遮阳,而为了遮住阳光,伞的高度一般都比较低,挡住持伞人的视线。因此开车时、特别是超车、拐弯时,一定要格外小心。

All Posts
×

Almost done…

We just sent you an email. Please click the link in the email to confirm your subscription!

OK